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18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人: 张琼文

来源: 规划财务司

发布时间: 2022-01-24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公开事项名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7188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2-01-24

制发日期

2022-01-24

李小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圩镇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内容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并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统筹发展思路”的建议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注重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带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强调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2019年5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指导各地在市、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设用地规模。

下一步,国家乡村振兴局将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按照上述规划的工作要求抓好落实,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乡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

二、关于“落实保障措施”的建议

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供给。目前已经出台涉及规划、土地、资金、人才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关于资金保障。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财政部要求各地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农村保障力度,地方可结合工作实际,按照相关转移支付管理要求,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相关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支持圩镇农业农村项目建设。

关于土地保障。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以科学合理规划为前提,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通过整体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在土地计划指标方面,2020年6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2020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明确按照“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既算增量账、更算存量账”的原则,统筹安排新增和存量建设用地,切实保障有效投资用地需求。在乡村产业用地方面,2021年1月,自然资源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围绕“保障”和“规范”两条主线,提出了引导农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拓展集体建设用地途径、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用地、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以及强化用地监管六个方面政策措施,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关于人才保障。在加大返乡入乡创业支持力度方面,2016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三批组织341个县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工作。2020年2月,会同18个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20项政策举措,着力解决返乡入乡创业面临的融资、用地等实际问题。今年3月,会同13个部门印发《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强化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平台支撑。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实训方面,2020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指导意见》,明确优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技能劳动者供需缺口较大、产业集中度较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的地区支持建设公共实训基地。鼓励各地符合条件的公共实训基地,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地、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训基地等有关职能。在加强数字育人平台建设方面,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路径,通过试点示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大数据在农业农村发展等领域的应用创新,搭建人才培育新平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国家乡村振兴局将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工作指导,督促规划、土地、资金、人才、产业等方面政策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圩镇建设发展。

三、关于“挖掘地域特色”的建议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积极推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落地落实,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2020年,继续开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遴选认定工作,共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23个,总数量已达到3274个。组织开展全国特色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共推介全国乡村特色产品850个,总数量已达到1730个。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强调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绿色底色足、安全可控制、联农带农紧的农业全产业链,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下一步,国家乡村振兴局将配合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特色农业产业格局,构建完整完备的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县乡经济辐射能力。

四、关于“加强宣传引导”的建议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发挥道德模范引领、加强农村文化引领、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等任务。2020年7月,建立了由中央农办牵头,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等15部门组成的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强化统筹协调推进乡村治理工作。一是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指导各地进一步规范村“两委”选举的各项程序要求,推动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和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把抓村党组织建设情况作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主要内容,推动乡村治理工作下移。二是健全群众自治机制。指导各地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拓展村级议事协商形式,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工作。三是充分发挥乡镇服务农村农民作用。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延伸,开展城乡社区减负工作,指导各地精简针对城乡社区的各类工作台账。

下一步,有关部门将继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内容纳入村务公开范围,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管理,营造“美丽圩镇人民建,美化圩镇为人民”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系单位及电话:规划财务司,010-84155977

家乡村振兴局   

2021年7月19日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我区日前出台政策——管好扶贫项目资产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