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044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人: 张志银

来源: 开发指导司

发布时间: 2022-01-21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公开事项名称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9044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2-01-21

制发日期

2022-01-21

彭石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有效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乡村风貌是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的舒适度,让农村地区群众普遍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但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在改造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统得过死、管得过多、重美丽轻实用、改造成本过高等问题。您对下一步提升乡村风貌管控水平、推进乡村振兴更加走深走实问题,提出的“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现有建筑风格”和“结合农民实际使用功能提升乡村风貌”两条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很强。我们将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推进今后乡村建设行动中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下一步围绕提升乡村风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改善村庄公共环境。全面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整治残垣断壁,通过集约利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等方式扩大村庄公共空间。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工作,排除安全隐患,有条件的地方推动线路整齐有序治理。合理布局消防等救灾设施设备,畅通安全通道,健全村庄救灾应急体系。整治农村户外广告,规范发布内容和张贴行为,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散养农户的畜禽养殖行为,生活区域内实行圈养,畜禽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关注特殊人群需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无障碍环境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突出保护乡村山体田园、河湖湿地、原生植被、古树名木等,因地制宜开展荒山荒地荒滩绿化,加强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和修复。引导鼓励村民通过微植果蔬花木等开展庭院绿化,通过农村“四旁”(水旁、路旁、村旁、宅旁)植树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荒地、废墟、边角地等开展村庄小微公园和公共绿地建设,促进村庄绿化美化。支持条件适宜地区开展森林乡村建设,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是注重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大力推进村庄整治和庭院整治,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相得益彰。加强村庄建筑风貌引导,推行绿色施工,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不搞大拆大建,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整治力度,加强农房建设质量监管。弘扬优秀农耕文化,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积极推进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开发指导司 010-84155537

 

国家乡村振兴局

2021年7月8日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我区日前出台政策——管好扶贫项目资产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