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8年脱贫摘帽县抽查”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发布人: 董铭胜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7-02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年脱贫摘帽县抽查”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2019-07-02 15:00:00

“2018年脱贫摘帽县抽查”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李富君: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扶贫办今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贫困县脱贫摘帽抽查是确保贫困县退出质量的重要举措,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夏更生同志,请他围绕2018年脱贫摘帽县的抽查工作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国务院扶贫办考核评估司副司长杨炼,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重庆市丰都县委书记徐世国。

首先请夏主任作介绍。 

夏更生: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欢迎大家参加2018年贫困县退出抽查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扶贫领导小组)批准,从7月初开始对中西部22个省区市2018年宣布脱贫摘帽的283个县按20%的比例进行抽查。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18年起,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由各省区市统一组织实施,并对退出贫困县的质量负责,中央进行抽查。2018年,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共有284个贫困县申请退出。从去年12月起,各省区市陆续对申请退出县开展省级专项评估检查。截至今年5月中旬,283个贫困县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脱贫摘帽,中西部22个省区市第一次均有贫困县退出。至此,全国共有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占全部贫困县的52.4%,贫困县摘帽进程过半,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步伐加快。各地评估检查结果显示,283个摘帽县中,中部地区114个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2%,西部地区169个县全部低于3%。错退率、漏评率全部低于2%。有86.57%的县未发现错退,90.46%未发现漏评,81.27%既未发现错退又未发现漏评,较2017年摘帽县分别高10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脱贫退出质量明显进一步提高。群众认可度均超过90%,贫困县摘帽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可。评估检查中也发现,在产业发展、到户帮扶措施、后续帮扶计划和巩固提升安排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薄弱环节。

2018年贫困县摘帽退出抽查工作即将启动,这次抽查工作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全面抽查

对283个脱贫摘帽县按20%比例进行抽查,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全覆盖,共抽查60个县。抽查内容聚焦三个方面,即退出程序的规范性、退出标准的准确性和退出结果的真实性。抽查方法体现在“五抽五查五看”。一是抽省市县三级贫困县退出相关材料等,查各省区市履行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专项评估检查以及公示公告等贫困县退出程序情况,看省级开展贫困县退出程序是否规范。二是抽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工作方案等,查各省区市专项评估检查的标准和要求,看是否存在拔高标准或降低标准的情况。三是抽取省级评估检查数据和调查问卷,查实地调查工作质量和问卷完成质量等,看评估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四是抽60个县、每县约1000户开展入户调查,查综合贫困发生率中部地区是否降至2%以下、西部是否降至3%以下,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是否低于2%,群众认可度是否原则上要达到90%,看是否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五是抽部分县乡村干部座谈访谈,查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工作组织开展、信访舆情反映问题查实、脱贫攻坚成效及成果巩固提升安排等情况,看基层干部对省级专项评估检查结果是否认可。

二、多方印证

采取第三方评估、暗访和相关部门提供情况相结合的方式,打好抽查“组合拳”。一是第三方评估,发挥其独立、公正、客观,以及大数据分析的优势,定量测算抽查县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和群众认可度等。二是暗访,发挥有关部门熟悉政策、掌握业务、了解情况的优势,每个省份随机选取1-2个2018年退出县开展暗访,重点检查脱贫退出质量等情况。三是部门提供情况,发挥“两不愁三保障”主管部门的工作优势,由其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提供283个县贫困人口在“两不愁三保障”实现及影响贫困县退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抽查工作组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第三方评估与暗访、部门平时掌握情况相结合的原则,综合研判提出最终的贫困县抽查结果,报扶贫领导小组审定。

三、尽锐出战

选优配强第三方评估和暗访人员,特别是选择经验丰富的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抽查,提高公信力、说服力。一是严格遴选评估机构。通过公开招投标,从40多家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单位中择优遴选出10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承担60个脱贫摘帽县的抽查任务。这10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和管理能力都比较强,且多次承担过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任务。二是优化评估人员构成。此次抽查,第三方评估人员共计2331人,其中,评估专家246人,占10.55%,熟悉脱贫攻坚政策,了解农村情况,评估经验丰富;评估人员2085人,主要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加过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的占50%以上。每个县的评估团队都是“双带”,即以老带新、专家带学生。三是强化政策业务培训。国务院扶贫办负责集中培训第三方评估牵头机构、核心专家和骨干人员,内容包括脱贫攻坚政策、评估标准、操作规程、调查技巧、系统操作等。各牵头机构负责对本评估团队开展全员培训。四是实行考试考核制。第三方评估人员全员考试考核上岗,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方可参加抽查工作,不合格的坚决不用。五是加强检查督导。扶贫领导小组成立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组织部等12个部门组成的抽查工作组。实地评估抽查中,抽查工作组有关成员赴实地开展督导,及时掌握评估情况,指导抽查工作。

四、凡疑必核

对实地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地方沟通、反馈,地方有异议的,当面解释说明,防止误判、错判和漏判。这是第三方评估一直坚持的有效作法,得到基层干部普遍认可。实地调查中,评估人员2人一组,主要负责入户调查、问卷记录、数据采集、环境观察,发现疑似问题后,固化证据、及时上报,进入问题核查程序。坚持“五核”把好关。一是初核。由本组核查人员进行现场初核。二是复核。由带队专家复核后,将疑似问题反馈地方,再与基层干部共同核实、确认。三是部门核。评估团队与地方在问题核实发生分歧时,提请所在省市相关部门进行鉴定、复核,提出意见。四是专家组核。抽查中发现的争议问题、已确认问题,还要提交专家组研判、认定。五是考核工作组终核。凡没有核准、核实,或证据不充分的,将不予采信。

五、减轻基层负担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要求,四措并举减负担。一是所有抽查数据由评估人员自行采集,不让乡村填表报数。二是用好省级调查数据和省市县评估检查文件资料,不干扰基层日常工作。三是严肃抽查纪律,明确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抽查和地方接受抽查禁止事项。第三方评估机构交通、食宿等费用全部自理。四是对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等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六、正确运用结果

贫困县只要符合退出条件,即可脱贫摘帽。关于抽查结果运用,一是不打分、不排队,不把“达标赛”变成“锦标赛”。二是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省区市,督促抓好整改落实。三是精准问责,不把错退、漏评等问题简单作为问责依据,但对工作中存在恶意造假、严重不实的,要严肃问责。四是把贫困县退出抽查情况纳入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在抽查过程中,欢迎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跟踪采访,监督我们的工作。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贫困县摘帽检查和这次开展的抽查活动中,都采用第三方评估这一创新举措,请问夏主任,这几年第三方评估做得怎么样,发挥了哪些作用?

夏更生:这位记者朋友提出这个问题,表明媒体确实对我们第三方评估工作非常关注,对我们第三方评估应用的领域和范围非常熟悉。第三方评估是中央组织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的制度性安排,也是我们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创新性举措。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扶贫领域开展这么大规模的第三方评估,评估工作从无到有,先后在2015年至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2016年至2018年贫困县摘帽评估检查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几年的努力和检验,第三方评估体系逐步健全,机制日渐完善,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性、公正性、可信性、可信度越来越高。

总的来看,这几年的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发挥了四个方面的作用,即:指挥棒作用、质检仪作用、推进器作用、温度计作用。发挥指挥棒作用,就是说通过第三方评估,使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沿着既定目标方向持续向纵深推进。发挥质检仪作用,就是通过第三方评估,检查了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的质量和成色。发挥推进器作用,就是引导各地准确把握攻坚节奏,有效纠正攻坚急躁症、拖延症的问题。发挥温度计作用,就是通过第三方评估,来感知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讲,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党做任何工作的一个标尺,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满意。同时,第三方评估坚持凡疑必核,只要发现疑似问题,就与地方进行面对面复核,防止误判漏判。坚持综合运用评估结果,防止地方把“达标赛”变成“锦标赛”。不能是贫困率发生降到2%以下后,再按照1.8%、1.6%确定两个档次,1.8%的表扬,1.6%的约谈,这就违背了第三方评估贫困县退查的目的和初衷,是我们要着力反对和纠正的。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这是第三方评估从方案设计到实际操作都特别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公正性。为什么要每个县选取1000户左右的样本?就是要防止简单的小样本调查影响对总体情况的准确判断,要按照统计学要求来进行抽样。在确保公正性方面,我们还建立了“三随机三回避”制度,随机抽县、随机抽村、随机抽户,第三方评估机构回避其所在省份的评估任务,评估专家回避其工作单位所在省份的评估任务,承担过省级评估检查任务的回避国家对该省的评估任务。形成今天这个局面不容易,是每年逐步完善的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改进完善第三方评估机制,交出了一份较好的成绩单,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第一,倒逼识别退出更加精准。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2018年中西部22省区市识别准确率和退出准确率均超过了98%,比2015年评估分别高2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2016年退出28个县错退率最高1.34%,漏评率最高1.07%。到2017年退出的125个县时,错退率最高仅为0.72%,漏评率最高的也只有0.22%。

第二,倒逼脱贫质量进一步提升。在过去四年,第三方评估发现有问题的调查户数量由2015年的803户,2016年的527户,2017年的412户,下降到了2018年的41户,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规模的评估,下降到41户,说明脱贫质量切实得到了显著提升。

第三,倒逼帮扶进一步精准。2015年第三方评估时,有的省份群众满意度仅有30%多、50%多,大多都在60%以上。到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检查评估时,干部群众满意度、认可度均超过了90%。只要我们认真做工作,满意度就会上来。

第四,倒逼作风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干部驻村帮扶方面,第三方评估发现的“驻村干部不住村”、“帮扶干部一帮多”、“想干不会干”等,都得到了有效整改,成效明显。2018年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群众满意度由上一年的86%提高到了今年的91%,帮扶责任人满意度由87%提升到了92%,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第三方评估团队确实发扬了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每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都在严寒季节展开,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在酷暑盛夏实施,评估人员顶着严寒、冒着酷暑,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以攻坚精神开展第三方评估。特别是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第三方评估,使他们深入贫困乡村,了解民间疾苦,激励他们热爱人民,服务国家,回报社会,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实施严格的第三方评估帮助这些年轻人更快地成长、成熟、成才,共同携手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篇章。

人民日报记者:目前,已有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请问贫困县退出要经过什么样的程序,为什么在各省宣布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国家层面还要组织开展抽查?

杨炼: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规定,贫困县退出,要履行县级申请、市级初审、省级核查、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等程序,最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摘帽退出。其中,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是脱贫摘帽的最后一道关口。2018年以前,申请脱贫摘帽的贫困县,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评估检查,通过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脱贫摘帽。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18年起,由省级统一组织评估检查,并对脱贫摘帽质量负责。省级政府批准摘帽退出后,中央结合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开展抽查。这一调整变化,是党中央关于健全贫困退出机制所作出的重大创新,是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举措,是强化省负总责的具体体现,也是优化中央统筹的客观要求。

中央抽查,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保持压力。通过抽查,保持一定监管压力,切实压实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省级总体责任、管理责任、质量责任和监管责任,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贫困县脱贫摘帽任务。二是加强指导。通过抽查,及时发现省级专项评估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各省规范程序、坚持标准,严把脱贫摘帽质量关。      

中国网记者:有媒体反映,一些地方在运用第三方评估结果的时候,存在简单化、扩大化的现象,影响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请问夏主任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如何正确运用第三方评估结果?

夏更生: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地方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存在简单化、扩大化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表现:第一,在第三方评估的内容上做加法。省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省对市县的考核,包括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都应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进行核查,有的地方在这方面做加法,把不属于这个范围的内容也加了进来。第二,在结果应用上做加法。这给基层造成很大压力。贫困县摘帽是“达标赛”不是“锦标赛”,有的地方以“锦标赛”要求“达标赛”,而且奖罚力度非常大。有的地方贫困发生率在标准范围内,高一点就约谈或问责,低一点就奖励、表扬。有的地方评估中发现1户、2户有问题,就作为考核问责的依据,而在1000户的样本规模中,1户、2户不会影响评估结果。这些都是我们极力反对的,第三方评估要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要无限放大。

关于评估结果的应用,要重点做好“三坚持两加强”。一是坚持目标标准。防止评估内容层层加码,防止结果运用唯分、唯率、唯度,把“达标赛”变成了“锦标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对于第三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因为是“达标赛”就置之不理,哪怕是个案,也要坚决整改。通过整改,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第三,坚持以上率下。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贫困县摘帽退出抽查,中央层面一年只搞一次,严禁搭车考核评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保持鲜明导向,示范带动省级以下统筹规范考核评估工作也按这么做。第四,加强工作指导。深入调研,认真检视地方在第三方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出改进工作的指导意见,既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第三方评估的作用,又切实规范评估工作和结果运用,防止和纠正结果运用简单化、扩大化现象。第五,加强明察暗访。对于在第三方评估乃至考核中仍然我行我素、屡改屡犯的,进行常态化约谈,督促整改。   

新华社记者:最近,有媒体报道反映,第三方评估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在校大学生,不熟悉扶贫工作,认为这是“外行评内行”。请问汪教授,您作为参与第三方评估的专家,如何看待这些质疑?如何确保评估的真实性、准确性,提升第三方评估的质量和公信力?

汪三贵:谢谢,这是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安排大学生作为调研员参与第三方评估是根据评估工作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确定的。首先,第三方评估工作量大,需要的人员多,很难去社会上招聘,高校可以满足人员的需求。第二,学生纪律性好,组织观念强。第三,学生比较认真,不易受外界影响和干扰,更容易做到第三方评估必须的客观和中立。但绝不是外界所说的“外行评内行”。在第三方评估机构选择的时候,就明确要求第三方评估机构要具备“有扶贫领域调查评估的经验能力和专业背景”、“实地调查评估人员应具有农村调查特别是贫困调查工作经验和相关专业背景,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接受培训并参与考核测试。”针对这些问题,国务院扶贫办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缺什么补什么,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在制度上做出相应安排,切实减小不利因素对评估质量的影响,切实提高第三方评估结果的公正性、真实性、可靠性,经得起检验和质疑。一是精选调查评估人员。调查评估人员绝大多数是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调研经验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他们以往都不同程度地参与过相关调研工作。二是严格培训考核。所有参与第三方评估人员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内容包括对调查问题的理解,入户调查的程序和方法,各类相关扶贫政策等。培训以后必须参加考试,合格率要达到90%以上才能参加调查评估,这样就能确保对问题的把握不出现大的偏差。三是明确责任分工。有的基层同志和媒体认为学生就可以认定问题、作出结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实地评估调查中,每个评估团队都有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入户调查,有的负责数据支持,有的负责问题核查,有的负责问题研判,等等。学生主要承担的是入户调查职责,任务是开展问卷调查、采集基础信息、记录原始证据、观察家庭环境等,如实反映评估发现的疑似问题,提出复核申请,不对抽查结果下结论。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因经验不足出现的误判。四是严格调查程序。有些同志把第三方评估理解为问卷调查,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我们的入户调查,是看实情、听实话和查实据三者有机统一。看实情,就是要入户实地查看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看“两不愁三保障”有没有问题,还要拍照摄像留证。听实话,就是要结合贫困户实际情况和建档立卡信息,把书面问卷转化为针对性的问题,对于贫困户不认可、不满意的还要进一步了解原因。查实据,就是不能偏听偏信,单靠贫困户怎么说做判断,还要向村干部、邻居等求证,认为有问题的,要有具体证据作为支撑。五是问题沟通核实。问题核实是评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在入户调查中发现的每个疑似问题,都会及时反馈给带队的老师,然后跟县乡村一起核实,允许地方解释说明或提供证明材料。对于双方有争议的问题,还将提请上级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复检复查,确保不冤枉、不错判、不漏判。六是结果评定程序。所有的评估问题和结果的判断都是按照程序由核查组反复核实并与地方交换意见后,再由评估团队研判做出。其间,一些疑难问题还需要提交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专家组集体研判后才能最后确定。第三方评估团队提交结果后,还要经过国家部委组成的工作组审核把关。通过这些程序和机制确保了第三方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民生周刊记者:群众满意度评价一直是基层干部最关心、最担心的一项评估内容。请问杨司长,群众满意度是如何测评出来的?如何避免因受贫困户情绪化、交流不畅等因素影响而导致评估工作的结果不真实?

杨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脱贫要确保真实可信,社会认可,老百姓认账。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这几年考核评估工作中,我们开展了脱贫攻坚成效满意度评估。评估的结果领导关切、社会关注、基层干部关心又担心。下面,我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是关于评估对象。主要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村中的非贫困人口。非贫困村的非贫困人口不开展满意度评估。此外,贫困县退出还要评估县乡村各级干部、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的满意度。二是关于评估方式,客观问题和主观感受相结合。不是笼统地问满意不满意,而是结合具体政策落实情况和成效去了解。贫困户不认可、不满意的,还要进一步了解原因,这样有效避免了贫困户因情绪化、交流不畅等因素影响真实性。三是关于评估内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评估到村到户帮扶政策是否落实、是否见效、对成效是否满意等,非贫困人口只评估其对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的满意度。

从这几年的评估结果看,无论是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还是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基层的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成效是认可的、满意的。从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看,2015年试评估时总体不错,但省际间差异不小,但到2016年、2017年、2018年正式评估,满意度明显提升,省际间差异明显缩小。从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看,2016年、2017年、2018年贫困县认可度均在90%以上,且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满意度差别不大,有的地方还高于贫困人口。

最后要说明的是,群众满意度是对一定样本量的调查结果,如贫困县退出县均要调查1000户,即使有1-2户误差也不会影响对整体工作的评价。而且,满意度本身并不是问题,满意度整体偏低和群众不满意不认可背后的原因,才是问题所在。

澎湃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一些贫困县在脱贫摘帽后出现了工作松懈的苗头和倾向,请问夏主任,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有什么具体的防范措施?

夏更生:到2018年底,全国共脱贫摘帽436个贫困县,2019年计划退出330个左右,2019年底将有760多个贫困县摘帽,最后一年剩几十个。进入贫困县摘帽的高峰期,摘帽县的工作到底怎么看、怎么干就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在2018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里,对往年退出的贫困县进行了考核,发现绝大多数贫困县退出之后继续砥砺前行,有不少贫困县,兜底保障以外的贫困人口都清零了。当然,我们也发现,有些贫困县摘帽后存在松口气、歇歇脚、工作懈怠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警觉。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脱贫攻坚的大考,试题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是确保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县摘帽只是完成了一个试题,对于另外一个试题,摘帽县做了不少,但是没有全部完成,摘帽之后还要一鼓作气,不能松劲懈怠。有的县摘帽以后可能会以为,好不容易摘帽,可以歇一歇、松口气了,结果脱贫成效马上下滑。今年的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揭示出四个突出问题:第一,有的贫困县摘帽后剩余贫困人口减贫的速度明显放缓。比如,某县剩余贫困人口7、8千人,这两年每年只减少一千人,减贫速度明显放缓。第二,有的摘帽县当年没有完成减贫任务。当年计划减少三千人,最后完成一千人。在脱贫人口收入方面,检查发现,有的地方部分脱贫人口收入不增反降。第三,有的摘帽县工作有所懈怠。比如干部培训,有的摘帽县培训力度大大低于去年,某县在攻坚克难的2019年没有办过一期培训,从一个侧面说明工作确实有所懈怠。第四,有的摘帽县有换频道的苗头。有的甚至把驻村工作队都变成别的工作队。

虽然这些问题只发生在少数县里,但确实是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如果不解决,2020年很难全部打赢攻坚战。现在,我们着手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纠正和防范。

第一,切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将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落到实处。

第二,将今年考核发现的松劲懈怠问题反馈各地,并加强指导,督促各地进行切实整改,并开展督查巡查来检查是不是整改到位了。同时,将更多的脱贫摘帽县纳入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第三,对明显松懈的摘帽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开展常态化约谈,防止弄虚作假、草草收兵。

第四,从2019年起,对所有脱贫摘帽县进行普查,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放松、标准不降低、质量有保障,不能有任何的松懈,不能有任何的含糊。

总之,我们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讲话精神,确保脱贫退出社会认可,老百姓认帐,交出一份高质量的脱贫攻坚答卷。

半月谈记者:丰都县曾多次接受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请问徐书记,您作为亲历者,对第三方评估有什么切身感受?第三方评估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有什么样的作用?

徐世国:非常谢谢记者的提问。也非常高兴参加这一次新闻发布会。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重庆丰都县委书记,长期从事基层工作,曾任过4个乡镇“一把手”、3个区县主要负责人,熟悉农村、了解农民,农村贫困人口量大面宽程度深,贫困是长期困扰农村的痛点,一些时候我们看到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无助,基层干部的无奈。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向脱贫宣战的“总动员令”,脱贫攻坚迅速成为全党全国的政治大事、发展大事、民生大事,迅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标志性、压倒性工作。严格的评估考核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分重要的一环。对于评估方式,我认为哪一种方式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目前以大专院校为主体的三方评估方式,我认为是可行的、有效的。

近几年,我们县先后接受了4次国家第三方评估。目前这种方式,我的体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评估体系完备科学。通过与评估组交流,了解到这套评估体系是在总结以往扶贫考评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对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经过专业机构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反复优化制定的,对象上涵盖贫困村、非贫困村,脱贫户、未脱贫户、一般农户,指标上重点突出“三率一度”,同时核查“三保障”政策和帮扶责任落实情况, 既全面系统又专业权威。二是评估过程严谨规范。第三方评估主要依托大专院校学生开展,学生们受外界干扰少,整个过程能够保持独立性,严格按照程序标准对号入座。他们采取随机抽查、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入户访谈、现场核查、集中评估等多种调查方法,并采用录音、录像、拍照等技术手段开展评估。对不清晰的疑似问题及时反馈,注重了基层核实举证的权利。三是评估结果客观真实。从我县接受的几次评估来看,评估前,评估组都开展了统一培训,有统一标准和要求;评估中,都与我们就流程、内容、方式尤其是问题核查方式进行了充分对接沟通。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指出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都公平公正、不偏不倚,我们心服口服、真心认账。四是评估成员认真负责。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工作一丝不苟,坚持标准、严格打表,特别是那些“学生娃”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对农村、对农民有亲切感,广大老百姓对学生娃很有呵护感,交流很真情、很真实,确保了评估的信息更客观。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几年的三方评估是真实有效的。同时,体系也越来越完善,结论也越来越客观,基层干部越来越信任、支持。主要原因:一是逐步消除了基层干部对考核评估的紧张。通过评估机构对评估内容、评估程序的不断完善,第三方评估工作越来越接地气,基层干部害怕接受评估的紧张感慢慢消除了。二是逐步消除了基层干部对问题误判的担心。特别是在对待疑似问题上,实现了由“重告知反馈、轻核查佐证”到“精准告知反馈、清单核查佐证并重”的变化,有效避免了对问题的误判。三是逐步消除了基层干部对评估结果的疑虑。如满意度调查,从最初简单由群众做“选择题”,到现在既做“选择题”,又做“问答题”,在此基础上,评估组还要做综合“分析题”,有效消除了基层干部怕评不准的顾虑。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变化,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只要把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地落实了,三方评估就能给出客观公正的“分数”。

就三方评估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作用而言,我认为主要有三条:一是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研判脱贫攻坚工作。每一次三方评估都是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有利于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全面了解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薄弱环节。二是有利于帮助我们整体提升脱贫质量。一方面,评估考核是指挥棒、检验器,能够倒逼我们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全县上下2015年以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没有变。第二方面,全县上下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做到“六个精准”,如果平常工作不细不实,评估时就会露馅。第三,要求我们工作更有整体性、系统性、精准性,全面提升脱贫质量。三是有利于帮助我们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专家们、学生们不仅是评估内行,有的还是农业、林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每到一处还会指导我们的区域工作、农村工作,有利于帮助我们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就说到这些,不一定正确,请大家批评指正。

光明日报记者:一些基层干部反映,层层迎评迎检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请问杨司长,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

杨炼:首先,我们历来坚决反对多头考核、层层考核、搭车考核,迎评迎检等,并积极有效采取措施给予纠正,先后发了“三个通知一个公告”。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解决扶贫工作中形式主义等问题的通知》,2017年7月21日,国务院扶贫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2017年12月22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扶贫考核中切实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通知》。今年3月6日,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后,5月10日,国务院扶贫办又发布了《关于切实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公告》等。

我们考核评估过程中,为将《通知》《公告》落到实处,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概括起来就是“一统筹三减少一提高”。“一统筹”,统筹整合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从2018年起,在攻坚期内将现行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等3项考核,整合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1项,减少考核频次,提高考核效率。“三减少”:一是减少了抽查县数量,在今年的省际交叉考核和第三方评估中,抽查县分别由每省平均5个减少到4个。抽查县总数比去年减少11.7%。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抽查的县,原则上不重复,减轻基层负担。二是减少了考核评估人员规模,在减少抽查县数量、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配备考评人员,做到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减轻基层接待压力和工作负担。今年考评人员比去年减少了21%。三是减少了填表报数,所有考核评估所需数据,从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中提取或由考核评估人员自行采集,切实做到了不让乡村填表报数。“一提高”,就是提高了考核评估信息化水平。今年专门开发了脱贫攻坚考核评估软件系统,与全国扶贫开发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确保考核评估减负不降质量。应该说,这些措施明显减轻了基层迎接脱贫攻坚考核评估的负担,让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上。

李富君: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还有一部分记者朋友没有来得及提问,对于大家工作中关心的脱贫攻坚相关问题,请大家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和大家再进行深入沟通交流。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