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未来乡村 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

发布人: 裴文超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5-26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未来乡村 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

2022-05-26 13:22:15

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乡村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浙江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在数字化改革大跑道上,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是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的突破口,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的内在要求。

公开事项名称

【浙江】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未来乡村 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2-05-26

制发日期

2022-05-26

2021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未来乡村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浙江在共同富裕大场景下,在数字化改革大跑道上,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中,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是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的突破口,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金名片的内在要求。未来乡村建设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打造引领品质生活体验、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江南韵味的未来乡村浙江范例。

一、悟透笃行未来乡村建设的初心使命

未来乡村源于“千万工程”,承担着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具有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

历史逻辑:未来乡村建设是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守正创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以广阔的视野、前瞻的思维、非凡的魄力亲自谋划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以来,“千万工程”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深化拓展,给浙江乡村带来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千万工程”是一个立意深远、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其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为未来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千万工程”是一个开放包容、不断发展的工作体系,随着实践不断丰富,未来乡村是其最新组成。未来乡村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千万工程”19年的生动实践和深厚积累,与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一脉相承;未来乡村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拓展、标准升级,对“千万工程”的坚守践行、持续深化。

理论逻辑:未来乡村建设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进入新时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追求物质性需要的满足,还更多追求社会性需要、心理性需要的满足,期盼更舒适的人居环境、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更丰富的文化生活。面对新形势,省委、省政府顺应农民群众新期盼,面向美好生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目的是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数字赋能为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生活共同体。

现实逻辑:未来乡村建设是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先行探路。未来乡村是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单元,是共同富裕从宏观规划到微观落地的重要载体。浙江共同富裕成色如何、质量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农短板的长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未来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通过未来乡村建设,吸引更多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流向农村,激发发展活力,让繁华城市与繁荣农村交相辉映、共富共美;通过未来乡村建设,率先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积累经验,学有榜样、行有方向、干有示范。

二、科学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未来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系统观念,运用集成方法,一体推进“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建设,进行场景化建设、特质化打造,使未来乡村成为一个充满想象的大空间。

一是夯实美丽乡村基础,打造诗画江南、田园牧歌的秀美图景。绿水青山的生态、整洁有序的村容、错落有致的农房,这是未来乡村的风貌。未来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人居环境,塑造“整体大美、浙江气质”的乡村风貌。保护和修复好生态,把垃圾分类好、污水处理好、厕所管护好、环境绿化好、卫生习惯培养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乡村。提档升级交通、信息、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改造浙派民居,建设邻里中心,完善生活配套,打造现代乡村生活圈。尊重村落原有肌理,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抓好美丽庭院、降围透绿、杆线序化,开展设计、艺术下乡,让乡村也有时尚风、文艺范。

二是强化数字乡村引领,打造智慧生活、整体智治的现代图景。加快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在乡村的运用和普及,撬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各领域系统变革,这是未来乡村的重要动能。建设“浙江乡村大脑”,贯通“浙农”系列应用,加快“浙农码”推广。做大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做强农村电商,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蝶变。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救助等率先落地未来乡村,提升智能化服务适老化水平,让农民也共享智慧生活。

三是紧盯共富乡村目标,打造富庶均衡、活力迸发的富裕图景。就业充分、创业活跃,年轻人回来、城里人进来,人人有事做、家家高收入,这是未来乡村的基。不同于城市社区,产业功能是乡村所特有的,更是不可或缺的。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坚决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住农业基本盘。培育“百链千亿”农业全产业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对农民就业创业和低收入农户帮扶,促进农民农村扩中提低。用好乡村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发展农事节庆、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加快三产融合、产村融合。完善“两进两回”支撑政策,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留住原乡人,唤回归乡人,吸引新乡人。

四是彰显人文乡村内涵,打造文化兴盛、精神富足的文明图景。未来乡村既要有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更要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乡愁可寄的人文气息,这是未来乡村的魂。用好农村文化礼堂,推进移风易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生根。保护好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等乡土遗存,传承好守望相助、敦亲睦邻、克勤克俭、耕读传家等乡土基因,延续好二十四节气等农耕文化,让中华民族文脉永续。丰富文化供给,开设农民学校、老年学堂,让终身学习成为未来乡村新时尚。

五是坚持善治乡村根本,打造安心舒心、优质共享的幸福图景。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生活在乡村和生活在城里一样便捷舒适,这是未来乡村的本。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万村善治创建,构建“四治融合”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打造20分钟医疗圈、15分钟养老圈、15分钟健身圈,把乡村公共服务欠账还上,在最小单元里形成“一老一小”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推广“浙里办”,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

三、持续激发未来乡村建设的推进动力

未来乡村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只有画好同心圆,形成大合唱,才能凝聚起共同推进的磅礴力量。

强化党建统领力。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在农村的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和社会号召力。积极推广党建联盟做法,片区化打造、组团式发展,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包干区、党员志愿服务等载体,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激活改革内生力。未来乡村建设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向改革要动力。以数字化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凡是省内已成功的改革,积极在未来乡村推广,凡是须按程序进行授权的改革,积极创造条件在未来乡村先试。实施农业标准地改革,激活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破除要素城乡双向流动障碍,增添乡村人气、财气和朝气。

提升工作协同力。探索建立综合集成、协同高效的未来乡村推进机制。强化工作协同,健全“1+4+1”乡村规划体系,一体推进城乡风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强化力量协同,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鼓励乡贤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强化建设经营协同,坚持运营前置,从“做环境”迈向“做内容”,从做“美”乡村迈向做“活”乡村。

尊重基层创造力。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未来乡村顺利推进的关键。坚持决策共谋,建什么、怎么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坚持建设共管,引导农民自觉做好垃圾分类、美丽庭院、门前三包。坚持成效共评,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最高评判标准。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基层大胆创新,构建完善“一地先行、全省共享”机制。

(作者: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 王通林)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