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基建全面提升 乡村宜业宜居
发展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养老 广州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正壮丽展开

发布人: 陈雪

来源: 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9-28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基建全面提升 乡村宜业宜居
发展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养老 广州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正壮丽展开

2021-09-28 10:51:01

9月23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感受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更宜业宜居的广州乡村也展现在人们面前。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让乡村更好对接城市,让城市更好融入大自然,广州的农村正在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已壮丽展开。

公开事项名称

基建全面提升 乡村宜业宜居
发展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就业、养老 广州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正壮丽展开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1-09-28

制发日期

2021-09-28

9月23日,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感受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更宜业宜居的广州乡村也展现在人们面前。

  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让乡村更好对接城市,让城市更好融入大自然,广州的农村正在成为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已壮丽展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助推农村区域发展打开新格局

  广州黄埔九太路是通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莲塘村的必经之路。曾经,这条路坑洼不平、绿植杂乱,遮掩了两旁的风光美景。如今经过拓宽改造,九太路焕然一新,不仅路面拓宽、车速提高,而且沿途的古村落、花海、乡村文旅项目等连点成串,成为展示广州乡村振兴的“黄埔之窗”。

  交通、供水、能源、通讯……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这也是村民反映最强烈的民生痛点,也正因此,广州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以路为媒,打通城镇与乡村的经济基础发展“血脉”,把深入民心的交通基础设施“全线贯通”,为富民兴业持续发力。在番禺,负责养护的农村公路464.491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路面铺装率100%,农村公路列养率100%,177条行政村通公交率100%。在从化,“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达到15.28公里,完成通建制村双车道改造任务219公里,221个行政村和2751个自然村全部完成村道路面硬化、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

  不仅仅是交通路网建设,供水、信息化、能源使用等领域广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供水方面,白云区已实现农村地区行政村集中供水覆盖率100%,正在有序推进110个村供水改造工程,完成供水管道敷设4150公里,管道铺设完成率90%,完成水表改造6.84万户。在通信方面,从化全区建设4G基站2591个,4G网络覆盖全区区域;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覆盖率100%;增城区实现全区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络全覆盖、4G网络普遍覆盖。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城乡功能互补 资源统筹配置

  为了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花都区在全市率先开展走教工作,以西片教育指导中心所属学校为试点,对该片区7所学校的8名教师实行走教,每个教师每周分别在两间学校从事专职的艺术教学工作,改善农村地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一个都不能少。据介绍,广州坚持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这“四个优先”,在推动实现新阶段良好开局中谋划新篇章,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走进新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环境干净整洁,走廊宽敞明亮,老人居住的房间,配备了独立卫生间、淋浴室,各种设施、用品一应俱全。新塘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是新塘镇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也是增城区首个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示范点,是集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日间照护中心、护理站、长者饭堂)、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养老+家政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综合体。目前,增城区已建成14个颐康中心,1个在建,13个投入运营,辖区内92.31%的颐康中心已投入运营。

  2020年10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建设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每个街镇建设至少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等功能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白云区将在年内每个镇建成1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统筹调配资源等综合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着力提升镇、村级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升级完善区属公立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中心卫生站)三级诊疗体系。

  振兴乡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白云区加快推动钟落潭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工作,至2023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间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治理体系不断健全,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优化人居环境

  让乡村“有面子也有里子”

  “这还是我认识的邓山村吗?”前些日子,两年多时间未到增城区小楼镇邓山村的何先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19年以来,邓山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不少村民的家庭收入实现了翻番。邓山村也从以前年轻人都想“逃离”的山村变成了如今的“网红村”,不少在外工作的村民要回到邓山村居住、发展。

  邓山村的变化,就是广州着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曾几何时,农村发展呈现“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如今,保留村庄乡土风貌,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成为广州乡村建设的追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如此美景,并不只在“诗”和“远方”中,就在每一位广州人的身边。

  广州制定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全面巩固整治成果,打好村庄清洁春季、夏季战役,深入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查漏补缺和整治提升。作为广州唯一的岛区,海珠区发挥生态优势建设宜居宜业城区。开展村社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公园为载体,把现代都市美丽田园与城市宜居环境有机结合,“广东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海珠湿地)已成功通过省、市审核,并列入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

  番禺的十公里休闲碧道,数十个热带水果采摘园,十多个园林绿植培育基地,分列联岛路两边,四季鸟语花香,树木葱茏,车行期间,犹如进入绿色氧吧。广州持续提升乡村风貌,印发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制定负面清单和工作指引,优化农房设计图集,推动形成乡村风貌一区一品牌。创新开展“乡村建筑工匠”制度,有效推动以“管工匠”实现“管农村建房”。今年上半年,累计建成“四小园”10395个,新建17公里乡野型碧道,全市86.5%的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161个省定特色精品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张晓宜、何钻莹、耿旭静、廖靖文、肖桂来、汤南、何瑞琪、缪璟、董业衡、叶卡斯 

通讯员凡净坤、覃永赠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