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奖】我所经历的扶贫故事
发布人:张琼文来源: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20-10-13
视力保护色:

我所经历的扶贫故事

陕西省潼关县城关街道办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 张宇 

连日的秋雨过后,大地一阵清凉。庆丰村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更加清丽迷人, 银杏树叶像飘舞的蝴蝶随风而动,红红的石榴在醉人的果香椒香中喜气洋洋,岳渎塬头广袤的田野上,处处都是丰收的景象。这个距离县城五公里的小村庄,就是我驻村扶贫四年的地方。在这里,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多的感动需要用一生来铭记。

那些最初的日子

去村上的第一天,我将头发梳成麻花辫,穿了宽松的粉红开衫和黑裤子,换上了平底鞋。我想给这个以前非常陌生,而后将要长久驻扎的村子,留下一种朴实随和的第一印象。

进入村部,只见稍显凌乱的院内,横七竖八的停着七八辆小轿车,还有几辆农用三轮和摩托车。楼内有人热闹而大声的说着话,还时不时有爽朗的笑声传出来。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挂着党委书记牌子的房间内坐满了人,烟雾缭绕中,我差点被呛得说不出话。进屋后,我主动打招呼与人说话,大家也都比较友好的让我坐下, 坐下稍微定了定神,我才细心的观察屋内的每一个人,除了两个街道办的干部以前有过点头之交外,其他面孔都很陌生。在大家的说笑中,我见缝插针地说,我叫张宇, 是县编办的,这次幸运的被县上派到这个村来当第一书记来了,今后就是这个村的人了,之前跟大家都不熟悉,从今天起就跟大家是一家人了,还希望大家多帮助, 多支持,多指教。大家似乎早已知道我是谁了,我的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表示着欢迎。但很快就有人半开玩笑的说:“编办是个好单位,有钱有权,权咱就不用了,叫你单位给咱村支持个十万二十万的,你单位工作忙的话,你人不来都能行。” 有人笑着,有人附和着说。我也笑着,但内心却很尴尬。大家又东一句西一句的说着话,我插不上嘴,只是用心的听着,微笑着观察在座的每一位。一位街道办的干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张书记,你可能不知道,咱庆丰村是明星村,干部心齐, 工作不愁干。就是目前咱村干部中没有年轻人,没有女同志,也没有会电脑的,刚好你来了,你今后给咱村上把卫生打扫好,把字打好,把村里的党建资料、扶贫资料弄好就行了。”那位干部话音刚一落,就有人把六本党务会议记录簿递到我手上。我一看,一本是党委的,其他五本是各支部的。大家看我的眼神很友好也很复杂, 大家礼貌地笑着,我也笑着。

但我心里瞬间明白,在庆丰这片陌生而广阔的土地上,自己是渺小、单薄、弱不禁风的,如同尘埃一般。但,再小,也要有力量;再小,也要有自己的光芒。既然到了这里,就要咬紧牙关,克服困难,要像种子一样,深深的把根扎在这里。我想, 只要肯吃苦,多花些气力,多费些心思,多流点汗水,真心诚意的付出,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在这里,除了践行好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壮大集体经济这五项职责外,自己还需要去做很多的工作。想干事,还要会干事;抓大事,还要学会做小事,做实事。

要让人信你,敬你,服你,听你,不是说空话大话,做表面文章就能糊弄过人的。在最初的那些日子里,每天我就像陀螺一样。村部里里外外,楼上楼下,村民巷前屋后, 田间地头忙个不停,我从内心深处,把庆丰当做了自己的家,把村里的大小事情都当做了自己家里的事情一样上心。每天除了四处奔走,争项目要资金,还与各级各部门筹划着为村里修路、打井,建产业园的事;至于扶贫、党建以及整理各类资料, 迎接各类检查,组织各类会议,打字制表,远教播放、群众来访接待等工作更是无法推脱,甚至烧水、扫地、抹桌子、更换电子屏标语等细小琐碎的工作也是事必躬亲。每天灰头土脸的来回奔忙,村干部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在村部加班的时候, 村上的干部就把自家的馍,夹上红辣子,拿到村部给我吃;有的干部还专门为我买方便面,泡好端给我吃。

村干部们豪放,讲义气,工作办法多,但方式却比较粗放,不喜欢条条框框的约束,最不喜欢的就是一本正经的坐在会议室开会学习,村上很多工作都是大家坐在一起闲聊的过程中就有了思路,有了解决办法,然后大家就骑着摩托车各自行动,把工作就轻而易举地干完了。摸清了这些特点,后来,村干部们在一起闲聊时,我即使很忙,也会把要做的工作带上,凑到他们中间去,一边做自己手头的事,一边听他们说笑,我多半是听,偶而也会附和几句,跟着他们起哄,跟着笑。他们有时下班后相约去其中的一位家里吃饭聊天,我也跟着去,去了就跟村干部的媳妇帮忙烧火做饭,饭好了,就帮忙端饭端菜,倒水递茶;有时他们喝点儿小酒,我不会喝, 就帮他们倒,看他们划拳摇色子,跟他们起哄,听他们说各种段子。当然更多的时候, 他们也在说村上的工作,说村上的发展,在他们烟雾缭绕的热闹中,我在笑,也在听。有时,村民家过个红白喜事,我入户或路过遇上了,就会随上一点儿小份子,跟着村干部和村民挤在一张桌子上吃席,听大家说笑聊天,大家看我的眼神满是真诚和喜欢。慢慢的,村上的各种大事小事,各户的人各户的事,我也知道一些了。村干部们也把我当自家人,说话办事也不回避我了,我成为他们之中真真正正的一员了。他们心里认可我了,我说话,他们也都愿意听;我做什么事,他们都拥护和支持; 他们有啥想法了,也愿意跟我说,同我商量。

当我和村干部们的关系变得非常融洽的时候,我发现工作干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啥工作来了,都不怕,都能做好。今天,我再也不用一个人忙前忙后灰头土脸的东奔西走了,因为大家都在变化,都在分担, 就连我们的党委书记 以前的大老粗,如今都能自己在电脑上学习文章,下载打印资料和图片了;我们的微信工作群,即使在晚上十点,只要安排一项工作,信息发出十分钟内,大家都会相互告知,并且一一在群里回复;只要是上级来领导或村里有集体活动,不用通知,大家都自觉得穿上正装,戴好党徽 ......

开会和学习那些事儿

记得到村召开的第一个会议,是脱贫攻坚会议,当时通知县、街道办、村三级干部和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下午2 点半准时在村部二楼开会,但县上和街道办的同志,

还有一些村民都早早到了,我们的村干部还有几个没到。2点半的会最终还是拖到3点半大家来齐了,才正式召开。后来的一些会议,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跟村干部们在一起闲坐交流的多了,才知道,村干部们不习惯坐在会议室郑重其事的开会研究安排工作。他们习惯来了工作,三五个人坐在一起,一说二干三完工,干起工作风风火火,基本都是粗线条。但,具体如何操作,工作标准要求, 完成时间节点往往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因此,也经常出现返工,误工和事与愿违的情况。他们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法多样,但在时间观念、责任落实、纪律要求上还需要继续提升。为了使大家慢慢接受,慢慢适应把工作做得有条理,有步骤, 有效果,我跟党委书记杨拴鱼,村主任刘犬宁多次聊天商议,想要把村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集团结、有序、高效为一体的高素质队伍。一开始,杨书记和刘主任是反对的,他们觉得,村干部们多年工作都习惯了,只要工作中不出大的问题,没必要要求农村的干部像机关干部一样那样正规,他们觉得要求太高的话,大家肯定不适应。我说,不是要求大家像机关干部那样多么正规,但最起码,要有时间观念,要有纪律观念,要有规矩意识,要知道自己是干部,是党员,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得连普通群众都不如,那样的话,谁会听你的,谁会相信你,你在群众中的威信如何建立?杨书记觉得我说的有道理,就跟刘主任商量着要给村干部们定一些工作纪律。为此,他们也是费了一些心思。

那天早上,我组织县、街道办、村三级包联干部九点在村部会议室召开扶贫政策解读会议,当时跟杨书记刘主任沟通的好好的,但九点过五分杨拴鱼书记才进会议室,他一进会议室,就道歉道:“对不起各位,我去送孙子上学了,迟到了。” 转头又对我说:“张书记,我是党委书记,没带好头,今天迟到了,让大家都等我, 我自愿接受村上的纪律处罚。”说着,他掏出200元现金交给了监委会主任孙开红。大家看到杨书记如此自觉诚恳,都鼓起掌来。随后的另一次会议上,村委会主任刘犬宁也如出一辙的迟了一回,心甘情愿的交了罚款。自此以后,村上会议,再也没有干部迟到早退过。

后来,我跟杨书记、刘主任商议,对村干部们的工作进行了分工,制定了工作任务分工表,把每一位干部的工作任务、职责和联系电话都公示在了村上最显眼的地方,干部们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对应的职责,仿佛一下子有了仪式感和责任感,干起工作更加条理了。再后来,我们又定了周二工作例会和学习制度,每周二全体村干部统一开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对本周工作进行安排,同时,按照事先列好的学习计划,每名村干部都要领学一篇文章或一些政策。起先,大家觉得开会麻烦, 但后来习惯了,都说开会好,大家一起坐在会议室,通过交流也能全面掌握村上的工作进度,及时沟通各自然村需要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能全面了解到上级各业务口的政策和会议文件精神,从而更好的为群众办事服务,处理村上的各项工作。

对于集体学习,一开始,大家也都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文化低,在会议室这样的正式场合说话放不开,领读更是觉得难为情。大家嘴上说着不愿意,其实我知道每位干部还是很爱面子,很用心,很看重自己在会议上的表现的。为了鼓励大家, 党委书记杨拴鱼最早带的头,而且还故意把字念错,引得大家哄笑不止。哄笑中,杨书记说:“读错字很正常,咱是农村干部,上学少,以后领学之前要先读几遍,对不认识拿不准的字,先查字典,就不会再出笑话了。”集体学习,干部领学,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每周都在进行,大家学的多了,知道的也多了。很多事情,不用我操心,他们都能想到。前天,我看到村党委副书记白保国正在本子上认真的一边写,一边念叨着,他又在手机学习强国app上学习了,我夸他爱学习。他说:“咱是村干部,还是要学习的,不学习,咋能跟得上潮流,为群众服务好?咱要对自己要求高些,如果村干部的觉悟和意识都没有普通群众高,群众还咋信咱服咱么!”

吃兔肉喝酒也要谈大事

亢家寨高支书家的狗撵到了几只野兔,那天下午一下班,大家就相约去高支书家吃兔肉。我一贯吃素,但觉得跟大家在一起热闹,再加上村干部们不停的叫,就一起去了。高支书的屋里人(老婆)在院子里搭起了柴火锅,兔肉早已经炖在锅里了,大家一走到院子门口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做好的兔肉被盛在大大的不锈钢盆子里, 我和高支书的老婆一起又做了几个家常素菜,菜一上桌,党委杨书记就把从他家带来的酒从车后备箱抱出来。所谓的有酒有肉有菜,才叫圆满。为了方便,大圆饭桌就支在院子中间,虽然已经入冬,但大家热火朝天的喝酒划拳说笑,似乎根本就没有把丝丝寒意放在眼里。冬天的天本来就黑得早,大家在一起谈天说地,时间似乎过得更快,不觉得月亮已经高高的挂在了空中,皎洁的月光在萧瑟的风中更显得澄净明亮,院墙边早已收割过的玉米杆上的叶子,在风中嚓啦啦的随风摆动,响个不停, 灶膛里的火苗在夜色中欢快的跳跃。

酒足饭饱之际,火光和月光一起映在庆丰村这帮顶天立地的汉子们脸上,只听党委书记杨拴鱼的声音,突然大起来,他酱紫色的脸看起来更加生动了:“人都说我们庆丰村的干部心齐,兄弟们也真心实意想给村民们干事,但我们拿啥给群众办事,我们当干部,不能只顾自己日子过好了,我们要带领村民一起发家致富过好日子!”村主任刘犬宁是一位好脾气慢性子的人,他笑着说:“过好日子就过日子么! 使那么大劲说话干啥,看把咱张书记都吓了一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跟人骂仗呢!” 大家都哄笑着着,老杨也笑了。他说:“我粗喉咙,大嗓子惯了,张书记是自己人, 她不见怪。前边大家说发展软籽石榴种植,各方面考虑,都是个好事情,县上也支持,咱要做就做好,要形成规模,干部们要给村民宣传,想入股的都要,没钱入股的, 拿地入股也行。大家看行不行?”段名的白保国支书说:“段名黎家庄的地最壮实, 地平整,交通灌溉都方便,就是村民难说话,怕有些人不愿意流转和入股。”监委会主任孙开红是班子里最年轻的一名干部,平时工作非常细心,对村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格外上心。他接话说:“前阵子有几户群众也在说栽植软籽石榴的事,咱可以到时叫这几户先成头,发动跟前的群众,如果实在观望的人太多,咱也不等他们, 今冬能流转多少地,就先流转多少,开春了,咱先把石榴树栽上,说不定其他人看到村上真正把这当一回事干了,就也支持加入了。”秋娃和巴娃,一个是村委会副主任,一个是监委会委员,他们俩人异口同声的说:“流转段名的地,有我们呢, 我们毕竟是段名的人,段名村民的工作我们来做!”干部们也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的说,前期投入资金困难,干部们可以根据各人情况,先拿出资金垫也行,入股也罢,先把园子建起来,把树栽上;有的说,如果那位村民真的难说话,他愿意把自家最好的地换给那位村民,哪怕多给他一分二分地都行 月亮已经老高了,干部越谈越起劲,柴火上架的锅也端走了,灶膛里的火苗在呼呼的风里东窜西跑,桔色的火苗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火光中,我仿佛看到每一位干部身上滚滚的热血和庆丰村成片的软籽石榴产业园……

老王孙子的满月席

县上的会刚开完,我就开车回村了,一到村口,就看到金灿灿的玉米摊晒在村部门口的水泥路上,怕把晒着的玉米碾碎了,我想把车开到村部后边的背巷子里。刚拐到巷子口,就看到巷子尽头谁家过事搭着彩条布棚,棚里棚外人声鼎沸,棚里是坐席的村民,棚外是搭起的临时灶台,有洗菜的,洗碗的,切菜做饭的 真是热闹又忙碌。正想着这是谁家过事哩,就远远看到几个村干部正提着馍馍笼,端着木盘,给吃席的人上菜发馒头呢。我走了过去,一些认识我的村民纷纷给我打招呼,热情地说:“张书记来了,刚开席,快坐进去吃饭!”一位切菜的嫂子一边忙,一边笑着对跟我说话的人说:“人家张书记是城里人,是县上的干部,咋能跟你们这些老土儿坐一起,她肯定吃不惯咱农村这流水席!”我笑着说:“嫂子,我娘家在安乐(现在的安乐镇),我也是咱农村土生土长的哩,我最爱吃席上的辣子汤,吃柴火锅里蒸出的馍馍了。”大家听我一说,都笑了。有人说,“张书记,早都是咱村里人了,你把张书记还当外人看哩!”

我和村上的干部郑主任、姚主任、老朱,还有几个村民坐一桌。同桌的村民有的认识我,有的不认识,但都有些拘谨。为了活跃气氛,我就给每一位把筷子摆好, 把茶水倒好递过去,辣子汤一上来,我就给每一位递过去。村民老刘领着孙子,我就把鸡腿拽下来,给小孩子放在眼前的盘子里。大家看我与他们在一桌吃饭说话都很随便,也没有啥架子不架子的。就也都慢慢随便放松起来,有人问我,你跟老王是啥亲戚?当得知我和给孙子过满月的老王没有亲戚关系时,多少有些吃惊。郑主任看他们奇怪的表情,解释说:“张书记到咱村了,就是咱村的人,她把大家都没当外人,跟谁都不是亲戚,跟谁又都是亲戚,谁家红白喜事,她只要碰上了,都会随上份子。她也是刚在棚外知道是老王给孙子过满月,就到礼房行了人情。”

大家一边吃一边说笑,同桌的老孟说:“张书记,前几天,在电视上看到你去杨凌农高会上,推销咱村上的软籽石榴去了,还有外国人买你带去的石榴呢!我的软籽石榴今年果子结得不错,产量应该不会低,你要是有啥门路,给我帮忙推销推销, 毕竟我的园子在村子里边,知道的人少,怕到时果子卖不出去。”老孟一说,我突然想起县上准备让我参与录制第一期电商扶贫节目的事,到时录制好的节目会在各个媒体播放,扩散和传播面都会比较广一些,到时不愁老孟的石榴没人知道。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孟,同桌的村民老刘听我给老孟说的话,一下子来了兴致,他小心翼翼的说:“张书记,我也有事想让你帮忙呢。”我看老刘期待的眼神,想都没想, 说:“有啥事想让我帮忙呢?你说嘛,只要我能办到,我都会尽力的。”老刘说:“我娃养了几百只土鸡,鸡倒养得很好,下得蛋也多,都是真真正正吃草吃虫吃粮食的鸡, 但,咱税南地方背,知道的人少,愁卖的很。”我明白了老刘的意思,说:“没事, 叔叔,咱不着急,只要咱的东西好,肯定能卖出去。我到时录节目时,把老孟的石榴和你娃的土鸡、土鸡蛋一起推销出去。我再给我县城的同事、朋友也都宣传宣传, 他们有时想买这些货真价实的好东西,还愁的找不到地方买呢!”

后来,我参与了县上电商扶贫第一期节目《第一书记直播间》节目的录制,把老孟的石榴和税南的土鸡、土鸡蛋都做了隆重介绍,节目收视率很不错。我在村上走访的时候,听村民们说,也不知道啥原因,老孟的石榴还没成熟呢,就有人打电话要预订呢,还说,税南的土鸡、土鸡蛋要的人多,都开始涨价了 ......

有人为我暗送“秋菠”

去年冬天,我和村上的干部正在二楼会议室开会,段名的拉文戴着毛线织的西瓜式帽子,穿着枣红色的棉衣,透过会议室门的缝隙,一阵一阵的向房子里窥望。拉文是我村上的贫困户,与老伴一起生活。人勤快,有爱心,但也比较邋遢,总爱捡破烂,收潲水,院子里养着猪,还收养着许多流浪狗和流浪猫,她家的院子也因此杂乱不堪,卫生环境非常差,我和驻村队员及村干部多次到她家为她打扫卫生, 整理院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党委杨书记朝拉文喊:“拉文,你干啥呢?像个贼一样?我们正在开会说事情,你先到楼下烤火去,一会干部们就下楼了。”拉文唯唯诺诺的说:“没事,没事。”但还不走,一直在会议室外站着,时不时的向会议室里看。我担心拉文有啥急事,就向她走去。她一看见我,高兴的说:“张书记,我寻你呢。”我看她穿戴得比以往都要整洁,人也看起来精神了一截子。就说:“姨,你穿这身好看得太,像古装剧里的媒婆,以后老这样,多精神啊!”拉文听我这么一说,不好意思的咧嘴出声笑起来。拉文说:“张书记,我没事。你开会,我不着急,我在楼下等你。”我再三问她有啥事,她也不说,但表情却总让我觉得有些神秘。

会后,我和其他村干部就到了拉文烤火的房子,大家问她有啥事没有,煤买了没有,最近有没有需要大家伙儿给帮忙的事。她都说很好,没有让大家帮忙的事。坐了很久,她都不走。我要和驻村队员一起去老薛家送棉衣棉被去了,就对拉文说:“姨,我要到税南老薛家去了,你要没事就回去,赶紧给我叔叔做饭去。”拉文一听我要走,就起身拉着我的手,说:“张书记,你出来,我给你说话。”我们一起走到院子的花坛边,她都不说话,直接从冬青丛中取出一袋子菠菜,说:“张书记,你是好人,这几年,对我家这么好,我也没啥感谢你的。这是我地里的菠菜,种下吃不完,给你拽了一些,你不要嫌弃。”说着强塞到我手中,就小跑着准备走。卫生室的任大夫和几个驻村队员看见了,笑着说:“张书记,拉文大妈给你送暗送“秋菠”来了,你可不要屈了她老人家的一片良苦用心哦!”直到今天,大家还时不时的跟我开玩笑,说:“张书记,你看庆丰人民多爱你,连七十多岁的老婆婆都要给你“暗送秋波”呢。”

我不是巧珍,我是尘埃里的花朵

雪花慢悠悠的飘着,浓雾已经将庆丰村罩得严严实实。湿滑的路面鲜有来往的行人和车辆,车技并不娴熟的我,前几天入户时又把脚崴了,在能见度不到三米的路面行驶起来格外的小心。车子不时的打着滑,一路上提心吊胆的,到了村部,背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一瘸一拐的打开作战室的门,一股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空气中还弥散着烤红薯的香味,一张纸条豁然在目:张书记,我们去麦籽家帮忙搬家具了,炉子刚换上煤,给你开着,炉子下有烤熟的红薯,趁热吃……一股热泪夺眶而出,庆丰村干部的温暖驱走了我心中所有的委屈和寒凉。

驻村1200多天,我从三十多岁步入了四十多岁,去时孩子初中三年级,如今已经要上大学了,村里也建成了88亩的软籽石榴园,全村已经稳定脱贫195户669人……一切都在慢慢发生,慢慢变化。我回县城办事时,朋友们说我越来越像《人生》里的巧珍了。我不解,朋友们说记不记得巧珍进城去看高加林时的情形,家长里短的说完了,又说起村里人家猪生崽的事儿……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到了哪里都想着村里的事,说着村里事,牵挂着村里的人。孩子生日时,失落的在电话中说,他曾经那个文艺优雅对他无微不至的妈妈不见了,他的妈妈变成了一个穿着朴素,大嗓门说话,走到哪里都提说着庆丰村,记挂着村里事情的大妈了。听到这些,心里也挺悲凉,说不出的难过。但想想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想起那些脱贫的贫困户,想起村里石榴园的累累硕果,想起那些一心为民想事干事的村干部,想起产业园里成群的白鹅和一排排的向日葵,想起群众感激信任的目光……心里也是蛮欢心的。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不是巧珍,我是党洒在庆丰村尘埃里的一粒种子。我爱这片土地, 爱这里的人们,我只是想把根深深地扎下,努力开出一朵绚烂的花,来妆点庆丰村这片丰饶的沃土。

(推荐单位:陕西省潼关县城关街道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