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牵着毛驴脱贫的秦玉峰
发布人:杨光来源:中国扶贫在线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7-10-09
视力保护色:

编者按:在“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获奖者秦玉峰的心中,毛驴养殖是一份值得孜孜不倦追求的千亿产业,更是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的民生事业,他决心奉献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为实现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为打赢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秦玉峰

秦玉峰应用研究员,现任隶属于央企华润集团的国内最大传统名贵中药阿胶的生产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总裁,山东省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驴业分会会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杰出质量人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东阿阿胶诞生于东阿县,制作技艺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中国滋补养生第一品牌,7次荣获“国家质量金奖”,连续5年位列山东省纳税百强, 3次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聊城市脱贫攻坚特殊贡献奖等称号。截至目前,秦玉峰带领东阿阿胶先后投入扶贫资金达2亿元,辐射带动投资15亿元,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挥产业扶贫优势,大力推广养驴扶贫模式,累计投资1.5亿元,带动扶贫投资13亿元。经过活体循环开发和全产业链拉动,毛驴综合价值提升6.8倍,单头毛驴价格3年增长3000元,带动全国养驴户增收180亿元(全国存栏量600万头),惠及全国1000余个乡(镇)、2万多贫困户、6万多贫困人口。

多年来,秦玉峰带领企业勇担社会责任,投身扶贫开发事业,竭诚工作,倾力奉献,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思维、百折不挠的坚强毅力和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探索推出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等养驴扶贫模式,创设 “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企业发展模式,构建起覆盖毛驴养殖、交易、餐饮、旅游等全产业链集群。他将养驴产业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把精准扶贫融入产业链条、注入各个环节,广泛吸收贫困户参与,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养驴脱贫”协同并进之路。

创理念、建模式,为产业扶贫趟出新路子

十年来,为发展壮大企业,探索先进模式,秦玉峰每年数十次深入最偏僻和贫瘠的地区,实地考察毛驴养殖情况,向当地政府和群众推广毛驴养殖,被员工、客户和群众称作“全国最大的驴倌”。他率先提出“把毛驴当药材养”和“善待毛驴”的理念,探索出“毛驴活体循环开发模式”,近年在毛驴产业扶贫中,又创新推出“金融租赁”和“活体质押”(解决养驴资金问题)、“养驴保险”、“送驴留驹”等新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这些扶贫模式广受贫困群众好评,被他们亲切地称为“保姆式养驴服务模式”:上游提供良种和技术,中游提供各类服务,下游保障市场收购,全程为毛驴初养合作社、养驴户提供“供良种或驴驹、销驴驹或成驴”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解除养驴户养驴最大的购销难题。具体形成了三种各具特色的扶贫模式:一是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在聊城市依托国家黑毛驴繁育中心,研究良种提纯复壮,品种改良,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养殖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群众脱贫见效快。2016年,东阿阿胶与聊城市政府共同出资6000万元(公司出资4500万元),建设100个标准化扶贫养驴场,现已全部进驴,养殖基础母驴6万头,可带动当地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政府+金融+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化养殖模式。这种模式面大量广,可以广泛地利用社会资源投资毛驴养殖,惠及更多贫困人口。在全国毛驴存栏第一县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结合当地养殖优势与实际,实施了金融租赁、小规模大群体、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化养殖模式,带动当地毛驴存栏增长1倍(由原20万头增长到40万头),三年来养殖户增收20亿元。三是东阿阿胶毛驴希望乡村模式。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投入300万元进行新农村改造,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建设毛驴希望乡村;投入1500万元设立东阿阿胶·巴林左旗养驴扶贫基金会,支持该村户户养驴,帮助全村274户实现脱贫奔小康,成为内蒙古产业脱贫致富的标杆。今年,还将在山东聊城市投资修建省内首个毛驴希望乡村。

秦玉峰

可复制、可持续,放眼全国助力扶贫脱贫

山东聊城、内蒙古赤峰等地毛驴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探索出了行之有效、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精准扶贫好路子。找准养驴扶贫路子后,为充分发挥毛驴产业的特点优势,做大做强毛驴产业扶贫,带动辐射更多贫困人口脱贫,秦玉峰又带领团队多次深入东北、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和高原地区,立足产业、聚焦扶贫、考察项目,积极将养驴扶贫模式进行推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目前,全国已建设毛驴养殖示范基地20个,山东滨州、德州两市,辽宁阜蒙县、内蒙古赤峰、吉林延边、甘肃白银、四川甘孜、宁夏吴忠、河南商丘、山西忻州、新疆阿克苏等10余个省、区已推开养驴扶贫模式。其中,华润集团五丰行在河南兰考县投资6900万,建立10000头规模的扶贫养驴场一座;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建立2500头规模的扶贫养驴场;甘肃白银市红星伟业投资8500万建立扶贫养驴场;宁夏吴忠市同心县、红寺堡区投资2.5亿元建设扶贫1000户规模化养驴场等。

“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二亩地”,成为部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据统计,全国驴产业直接经济规模已达780亿元。通过活体循环开发,毛驴养殖、驴肉深加工等综合收益不断提高,可形成1000亿以上的产业规模,这为全国毛驴产业扶贫的长效性发展,提供了巨大而广阔的空间。

 

重技术、搭平台,为养驴扶贫提供技术保障

毛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支撑。从投身毛驴产业伊始,秦玉峰就执着于毛驴养殖技术的追求,他以振兴毛驴产业,打造世界一流的毛驴科研平台为目标,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的科研资金研发技术和创新科技,为毛驴产业的持续发展增强了动力,更为毛驴价值提升和养驴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些年,他先后指导企业组建国际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球唯一黑毛驴冻精生产中心;启动世界首个毛驴基因测序研究课题;在山东、内蒙古成立驴产业研究院,构建了国内实力雄厚的毛驴科研平台。他带领团队研究推出了毛驴活体循环开发的“产+加+供+销”立体模式,同步提升了驴奶、驴胎盘、孕驴血、孕驴尿、驴肉深加工等先进生产、加工技术。这些模式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毛驴价值得以全面开发,使毛驴价格翻了几倍,直接提升了贫困户养驴的综合收益,夯实了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基础。

在加强技术研发的同时,秦玉峰还倡导推出毛驴扶贫繁育技术免费培训政策,有利提升了广大养殖户毛驴繁育和饲养技术水平。先后委派企业业务骨干与贫困户、贫困村干部等组成专业团队,前往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的8个市、46个县,开展驴产业前景、效益分析和养殖技术培训。截止目前,开展技术培训101期,培训贫困人口4601人。发放养驴科技书籍1.5万份、光盘200张、科技明白纸1.5万张;为内蒙古等贫困地区捐赠良种种公驴价值100万元,免费发放驴冻精细管5万支,示范带动合作客户养驴5万头,年新增纯效益1500万元以上。

广宣传、争待遇,为养驴扶贫提振信心

秦玉峰作为“全国最大的驴倌”,多次在国家、省、市等层面为毛驴争待遇,为毛驴产业发展奔走宣传。他坚定一个信念,为毛驴争待遇,就是为广大贫困人口争收益;为毛驴产业奔走,就是为贫困户可持续增收致富争未来。在他的广泛呼吁和积极努力下,毛驴产业和毛驴扶贫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家部委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8年以来,全国两会、省两会提出“为毛驴争待遇”的相关提案、议案达22项。2015以来,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农民日报等各大权威媒体先后发表570余篇驴产业发展和扶贫稿件,CCTV2《每日农经》、CCTV7《聚焦三农》《致富经》《乡约》等媒体先后10次追踪报道。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和省长龚正等各级各地领导,先后到国内最大的万头东阿黑毛驴养殖基地,现场调研毛驴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对毛驴产业的发展和养驴扶贫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农业部出台《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首次将驴作为特色禽畜列入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给予5000万元的驴产业项目资金,支持毛驴产业发展。聊城市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养驴精准扶贫扶持政策,并将东阿县打造成为全国规模化毛驴养殖第一县。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至今,先后有848家党政企事业单位单位4037人考察养驴扶贫项目,辽宁、吉林、内蒙古、山西、宁夏、山东、甘肃、陕西等8省(区)的14个市(县)相继出台22个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养驴扶持政策文件。近三年,已有15省68市县与东阿阿胶签订毛驴养殖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多地将毛驴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

社会舆论的广泛宣传,政府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撑,有力推动了毛驴产业的快速发展,毛驴产业扶贫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好,大大提振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通过毛驴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秦玉峰的心中,毛驴养殖是一份值得孜孜不倦追求的千亿产业,更是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梦的民生事业,他决心奉献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为实现贫困群众一个不掉队、为打赢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